网站首页 > 电器回收> 文章内容

现代金字报刊平台

※发布时间:2018-11-23 14:34:41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延安特大凶杀案

  记者走访了宁波多个社区后,得知宁波市区的回收箱有三种,分属三家单位,它们的性质和运作模式均不相同。但是,这三种箱子到底有何不同,投放里面的旧衣服到底去了哪里。随后,记者联系了三种回收箱的“东家”。

  记者先联系了“兆联科技”公司法人代表丁兆连。他告诉记者,浙江兆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环保企业,主要是进行垃圾分类。

  “2013年就在做这个事情了。现在我们首先和小区物业进行沟通,帮物业清运一些大件生活垃圾、居民不要的废旧家具及出现在社区的建筑垃圾。”丁兆连介绍说,“比如市面上清运这些东西要200元一车,物业只要付给我们150元,我们就帮物业把这些东西清运走。目前,已经形成了日产日清的模式,我们现在每天要处理100吨-500吨的大件生活垃圾或者建筑垃圾。”

  “我们现在有进社区阳光便民服务。比如我们走进部分社区,居民就将自己不要的衣服、鞋子整理好拿给我们,我们将以高于市面上收衣服的价格进行回收,再等价回馈给居民一些土特产、生活用品等。”

  丁兆连告诉记者,居民放在箱子里的衣物,工作人员先进行挑拣,把符合捐赠条件的衣物拿去清洗和消毒后,捐给有需要的人。

  “我们没有清洗、消毒装备,有些衣服拿出去清洗,一件最贵的8元,最便宜的也要1元。”丁兆连说,“比如2014年年底,我们带着衣物去贵州进行捐赠,花了十多万。公司现在完全没有盈利,现在仓库还有10吨衣物堆着呢。”

  这部分衣物将再生利用,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再生成保温材料,“这些材料用于工地建设、大棚材料、铺马等,这些都常好的再生材料。”

  丁兆连还告诉记者,目前在宁波有60多个“兆联科技”的箱子,他们目前正在和更多物业沟通,让自己的箱子尽早进入小区。

  除了“兆联科技”,记者在钱区、史家社区等多个社区还看见了两个“长”得非常像的衣物回收箱,一个是标明“宁波市公益项目”的衣再生,另一个是标有“垃圾分类宁波更美”的衣可生。

  负责人李卫峰介绍说,2014年12月2日,宁波衣可生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在镇海区市场监督部门注册成立。

  “目前,我们共投放了800多个回收箱,其中以北仑区、鄞州区为主,海曙区投放的回收箱是最少的。”李卫峰介绍,从2015年3月开始做衣物回收,到2016年3月底,他们回收旧衣物90多吨,捐赠出去一万多件,现在仓库里还堆积了六千多件。

  李卫峰说,回收的旧衣物,工作人员先进行分拣,将九成新或全新的衣服分拣出来,经清洗、消毒、装袋等环节后,通过慈善组织或自己联络等方式捐给有需要的人。

  对于不符合捐赠的衣物,工作人员先根据衣物颜色或面料不同进行分类,之后直接出售给再生利用企业,出售的价格从200元/吨至600元/吨不等。

  “这些出售所得的费用不足我们公司运行的30%,公司一直在亏损。”李卫峰说,“从2015年12月开始,我们回收的衣物才开始多起来。如果公司真正开始盈利,可能要三年时间。”

  李卫峰表示,“衣可生”在宁波市供销社备过案,宁波市供销社和宁波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都在“衣可生”的发展中给予了帮助。

  2015年11月,衣再生公益服务中到江东区民政局批复正式成立。这是一家区级民办非企业单位,也就是市民口中的社会组织。

  “目前,我们在市区范围内投放了641个箱子,当初定做了1000个,但在使用中发现,我们的箱子常常会不明不白消失,无缘无故被人推倒,甚至被故意,破损率高得厉害。”负责人陈兴宽指着堆放在空地上的百余个回收箱说,“这些都是我们拉回来的,有门被撬走的,锁被砸坏的,能修就修,修不了的只能报废。”

  陈兴宽告诉记者,别看箱子不大,但每个箱子成本价就在800元以上,光花在做箱子上的钱就已经达到80余万元。

  走进衣再生公益服务中心的厂房,记者看到,这里被落地玻璃划分为两个不同功能的区域,分拣区和陈列区。

  在分拣区域,两名身穿红色志愿者背心、戴白色口罩的中年女子正在分拣衣物,按照八成新的标准,把好的和差的分开,然后把好的按照季节不同分开,再按照性别老幼细分。

  在陈列区域,如果不是事先知道,记者绝不会想到这些衣服竟然是从回收箱收回来的旧衣服,这里的每一件衣服都被罩上了塑料防尘袋,并被整齐挂在衣架上,记者拿起其中一件女士棉袄闻了闻,没有什么异味。

  “我们会尽量挑选适合劳动者或农村生活需要的干净衣物,尤其是棉衣、棉被、毛毯这类御寒所需的,裙子、吊带衫等太时髦的衣物其实不太需要,鞋子和包也收,但最好是运动鞋和背包。”陈兴宽说,运营至今,因为无法捐献滞留仓库的旧衣服,仍有30余吨。

  “这是拖鞋,虽然是冬天穿的,可实在太脏了,怎么捐?”从占了半个仓库的旧衣物里,陈兴宽拎出一包编织袋,抽出其中几件旧衣物给记者看,“我们是公益组织,不能卖,卖了就是盈利,怕人说闲话,只能先放着。”

  “原本以为做好事总能畅通无阻,谁知现在打我电话最多的是小区,如果不交费用,就不能把箱子放在小区里。”当公益遇到了利益,这个久经商场的商人也深感心累。

  与久别未见的战友们叙旧聊天时,大家希望利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尽些力。于是,七名组成了这个衣再生公益服务中心,至今已投入200余万元。

  短短几个月来,衣再生已经组织了四次“捐衣”活动,最远的到会宁县杨集乡,共捐出12000余件衣物及几百本学习书籍。

  “有位集士港的阿姨自己组织了几名志愿者,把从各个小区收集来的衣物整理好,亲自送过来;有一对开服装店的小夫妻,运了一面包车崭新衣服来;还有一名80多岁的老太太亲手织了十顶毛线帽子捐献给我们……”

 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

相关阅读
  • 没有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