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电行业在原材涨价和消费低迷双重因素影响下,出现了调整态势。2017年过去一半,这种调整还在持续,虽然有分析机构认为困难即将过去,拐点马上到来。但我们更倾向于家电企业能够时刻有的意识,就如股市一样,即便走出阴霾,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盘整。这个阶段,高抛低吸是不错的选择。
从去年底喊家电业有春,到今年半年过去了,阳春始终没有出现。随着2017年上半年结束,不少分析机构开始宽慰家电企业,认为家电业的拐点即将到来。
虽然这对稳定家电企业的信心有很大的好处,但客观讲,这仅仅是宽慰。正如《就说家电》在今年年初就说家电企业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一样,在2017年剩下来的半年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家电企业都要做好吃苦的准备。
比如在几年前,互联网品牌乐视、小米还没有介入彩电业之前,海信、创维、TCL等企业还为此建立了价格联盟,但结果却因为“”而。而现在看,建立这种同盟的可能性更低了。这两年除了乐视小米,还多了很多互联网品牌,今年又有爱芒果和雷鸟加入战局,通过代工或母公司的产业链优势,拿到比其他品牌厂商价格更为适中的产品。而这也是很多互联网品牌一上来就能打价格战的根源,包括整合富士康资源的夏普和TPV代工的飞利浦。
关键在这些品牌的心目中,他们缺少建立品牌的耐心,往往一上来就复制电视制造企业初期打市场的方式,价格战。这种情形在白电市场同样上演。
在质量普遍走低的情况下,低价格反而是受欢迎的。因为去年涨价后,不少消费者就暂停了购买家电的行为,直言涨价就不买。所以,厂商有降价意识,消费者有降价需求,这种“两全其美”的事,会在产业竞争中持续出现。
如上所说,新进的很多电视品牌很少有建立长久品牌的意识,它们很多都是通过创意和资源加入战局。比如TCL旗下的雷鸟,如果说TCL做XESS等还是奔着品牌去的话,那么做雷鸟更多的因素在通过运营来打动客户,而并非奔着去建立长久的品牌而去。其他不少互联网品牌的定位也是通过价格,或者设计,或者部分黑科技,来分食智能大屏市场。
而回归中国市场的夏普、飞利浦,也在慢慢消耗品牌。虽然它们一直要复兴,但方式却不一样了,以前可能高大上,现在则是平民买得起的“高贵”,至于这种高贵,当然就看怎么理解,毕竟与以前是不太一样的。原因在前文中已多有阐述。
白电呢?在个别相对集中的市场,比如空调,格力、美的和海尔的份额已经超过60%接近70%,剩下可供其他品牌扑腾的空间已经很小。但在冰箱、洗衣机、小家电和厨电市场,集中了大量的中小品牌,当原材涨价时,它们通过价格进入市场,获得了一定份额。
所以国内一线大牌主要寻求与国际大牌竞争的同时,要腾出精力应对一些主动降身价的外资品牌,还要分出精力应对一些用价格抢夺市场的中小品牌的扰袭。品牌竞争的前景,不容乐观。
前两年,在家电下乡、节能惠民等利好政策,以及房产这一紧密关联产业异常火爆的刺激下,每年家电都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。无论是彩电,还是冰箱洗衣机空调,或者电饭锅、烧水壶等小家电,或者是燃气灶等厨电,业绩都不错。
但近一年,随着这些强刺激因数逐渐消失,家电业慢慢从“厂家主导消费”的阶段回归到“需求主导消费”的阶段。
现在随着电商的快速兴起,已经形成了全年三次较为明显的强刺激,比如京东主导的618,天猫主导的双11,已经稍微弱一点的苏宁提议的818等。但是一个现象是,除了在这些促销日前后出现较为集中的购买外,平时的消费已经现进一步疲软的态势。
比如去年的国庆节,就没有再现以前“金九银十”的热闹,而今年上半年的元旦春节、五一等,都偃旗息鼓了。这对家电企业敲响了一个警钟:除了6月、8月和11月之外,剩余的很长时间里都可能是消费疲软的状态。
综上可以看出,对家电企业来说,在平静的时间里,时不时搞点小活动强刺激一下,是有必要的,而不是等着以前行业性机会。
推荐: